上完本学期第一周理论课,觉得有点东西在自己研究生涯早期可以记录一下。
上的什么课:Contemporary Theory
课程大纲请戳这里:https://www.douban.com/note/687614797/
上课形式:概括reading,学生提问,大家瞎侃,老师插嘴,总结陈词
老师说:这门课的设计本身并不单纯是列出那些important dead white guys’ grand theory之后的各种尚且还能用的理论工具,而是同时希望让学生了解自important dead white guys之后社会学理论领域发生了些什么。以后去了conference跟别人聊天谈研究,即使自己并不同意,但起码能知道别人的研究是承自哪里,为什么用这个理论或视角,以及所用的理论或视角有哪些局限。对于那些励志发展理论的学生,这门课也希望帮助他们在如今这个已经没有pure theorists的社会学世界里,甚至整个学科制度安排都不支持理论发展的情况下,寻求一些别的出路。尽管目前看来这个出路就是“广涉猎、多读书”,那至少这门课能给涉猎提供个方向。
这周的reading(见文末)勾勒了一个现实:社会学的过度分工导致领域非常分裂,大家都各干各的,互相看不惯各自的研究,也不交流自己在干嘛,还老喜欢乱用“theory”这个词,同时过度关注细节。这种现状发展不出好理论,没有好理论也就威胁社会学作为一门社会科学的合理性。
基于此,有人提了个问题:既然这么分裂,为什么大家都还称自己是社会学家/者/研究僧,然后面对经济学/心理学的嫌弃一起愤然怒怼的?是什么东西hold us together?
其实是个挺主观的问题,毕竟牵扯到为什么自己会来学/研究社会学。
有人说,社会学家都抱着治病救人的心态,只不过治的是社会的病。有人说,社会学提供了除其他学科以外的对世界的解释,尤其经典的那些。有人说,人们认同社会学的一些与其他学科不同的基本共识,比如“社会是复杂且有实际影响力的”、“人是不理性的”。
第一个太理想了,对于光是治学的人来说并不符合现实。第二个算是吧,但是社会学的经典老本也啃不了太久,其他学科也一直在侵占社会学的研究领域而且有的还干得不错,只不过学科之间不太交流所以不太知道。第三个,小雨大致认同,不过真要细数社会学的“共识”,会发现大家依旧是各执己见,没有明确共识。
所以,究竟是什么让一群人自觉声称自己是搞社会学的?
以下仅个人观点。
先说利益性质的原因。社会学目前毕竟是门被承认的学科了,有岗位、有基金、有名声,能用来过日子。所以就算对学科不是真爱,那既然这门手艺干得好做得来,说自己是搞社会学的也很正常。
但社会学并不是来钱最快、名声最响的学科。就算手艺好拿到搞社会学的资格证也太花时间了,有这个资质和闲暇不如去那些更有名利可图的领域。当然这不包括那些不逐名不趋利,求个安逸即可,或者资质有限只会搞社会学的人。
再来说个带点理想性质的原因,即认同。小雨感觉社会学能招来一众信徒无论怎样是因为它的某些东西被人们认同了的,比如前面提到的共识。虽然这个共识很难找,能推动理论发展的视角共识更难找,但是小雨觉得至少有两点共识没有那么明显的争议。
一是“想知道社会何以可能/运作”。虽然这个人们并说不清社会是什么,但是这个问题在社会学感觉里无论如何也绕不过去。这也是Benezecry et al.那篇Introduction里指出社会理论应该回答的第一个key question。在问题之外,认同的部分在于“想知道”。搞社会学的无论现在在做什么项目,小雨觉得某种程度上都是好奇心驱使的,不然也不会花费时间做这些事。
二是“觉得可以对社会进行’科学’研究”。小雨觉得white dead guys的理论就算再怎么不一样,但是有一点是一样的,他们都在强调可以用某些方法来研究社会或社会现象。而且这里并没有限定研究方法,所以人们可以用自己觉得合适的方法来对社会现象进行分析和解释,于是出现了分歧和争议。从社会学的起始来看,其本身也是method-driven的一门学科,所以感觉可以说是先有研究方法才有所谓的社会学理论。之后等理论日渐丰裕,才开始慢慢影响研究设计和方法。换句话说,搞社会学的是领受了了先贤们给的这张permit,然后开始对一个个暂时还没被占领的社会现象进行“科学”解剖。
总结一下:对社会感兴趣,且认为可以用某种方法对社会进行研究的这种认同,让一群人开始聚到一起搞研究,并起了个共同的名字叫“社会学家”。
再多扯两句别的。既然学科前进的动力是method,而且关于哪种方法能用、哪种不能用也没有个共识,那也无怪目前局面这么分裂了。而至于没有好理论呢,可能还是会回到那句“学科还在发展”的陈词滥调吧。或者引入新的方法,多挖现象,毕竟dead white guys的理论也是从一些有共性的实际现象出发的。所以可能现在theory developing的途径(广涉猎、多读书)与经典时期也没有想象中的那么不同。所谓的只研究dead white guys究竟说了什么的pure theorists也是后来才出现的,并不是原本发展社会学理论的方法。而现在觉得在搞理论的人们只是回到了经典时期而已,因为经典的老本确实差不多啃完了。
OK,个人瞎想结束了。明天更新SSP的内容。
另:这个瞎想系列可能会有后续更新。
这篇日志一早发在豆瓣上之后,一位友邻针对“学科前进的动力是method”这一点提出了不同意见。友邻指出:
“社会学知识产出的方式”也是科学哲学的问题,科哲主流观点基本上是要么依靠“范式更迭”,要么是依靠现在期刊上的争论来“积累”。如果说社会学现在是靠方法的,我真的觉得这学科基本没啥希望了,方法的更迭太慢了,定性和民族志方向上这么多年有啥方法的更迭吗?我知道有几篇经典的文章有讲社会学理论怎么进步的。
Wagner,David G., and Joseph Berger. 1985. “Do Sociological Theories Grow?”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90 (4): 697–728.
Zelditch,Morris. 1992. “Problems and Progress in Sociological Theory.” Sociological Perspectives 35 (3): 415–31.
自此小雨也意识到自己瞎想的过程中对method的理解有歧义。更准确的来说社会学三圣给我们提供的,尤其迪尔凯姆,更多是研究范式,即一套学科的研究操作原则和标准。方法则是更加具体的操作过程,受范式指导。
不过,在小雨看来,method本身也并不是完全不能倒逼学科进步。社会学实证研究本身使用的材料本身就是具体方法加工后产出的。使用不同的方法,看到的东西也就不一样。比如问卷调查、实地采访,和网络爬虫、深度学习相比,所能产出的研究材料在规模和质量上都有差异,自然就会引导出不同的研究结论。在获取研究材料相对困难,但技术进步了的情况下,社会学能不能走一条“先多挖矿再细分析出理论”的道路呢?小雨觉得理论上是可行的,不过实际怎么走,还要参考其他学科或者商学院的研究模式了。
这类研究可参见:
文化中的几何:词嵌入如何捕捉文化社会学的微妙关系 | 论文解读
参考文献:
[1] Benezecry, Claudio E., Monika Krause and Isaac Ariail Reed. (2017). “Introduction.” Pp. 1-12 in Social Theory Now.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Chicago.
[2] Lizardo, Omar. (2015). “The End of Theorists: The Relevance, Opportunities, and Pitfalls of Theorizing in Sociology Today. Lewis Coser Memorial Lecture.
[3] Swedberg, Richard. (2017). “Theorizing in Sociological Research: A New Perspective, a New Departure?” Annual Review of Sociology, 43(1):189-206.
[4] Abend, Gabriel. (2008). “The Meaning of ‘Theory’”. Sociological Theory, 26(2): 173-199.
[5] Healey, Kieran. (2017). “Fuck Nuance.” Sociological Theory, 35(2):118-127.
(Optional) Swedberg, Richard. (2016). “Before theory comes theorizing or how to make social science more interesting.” The British Journal of Sociology, 67:5-22.